A4驻留 | 李荣宰:机器,人,成都,出错的路径
“我感兴趣的是
在理解力无法抵达之处
我们如何轻易地
用故事、图片和比喻
填补空缺”
李荣宰2012年在瑞典隆德(Malmö Art Academy, Lund University, Sweden)做交换生期间做了一组计时器(Scheduled Plug Timer, 2012),这一组计时器在96天后,也就是他离开的那天,点亮一个灯。
除了与艺术家“自己的时间”相关,这组计时器也指向某种内在的、数字-符号的闭合:4个计时器,每个计时器以1/4小时(15分钟)为最小单位,1/4小时=1/96天,然后通过人的计算,实现最后灯的点亮。
他早期的作品中有一些追问“内在-时间”的案例,除了赤裸裸的计时器,还有比如177 Days(2013),他在三个幻灯机中放置自己的做的幻灯片,不是规矩的幻灯片,是他自己的画或枯枝败叶或其他东西。三个幻灯片投射出的像有时分开有时重叠,重叠方式每次都不一样,形成一个系列的排列组合,观众如果想要看完所有的排列组合,需要177天。又比如他的另一个学生时期的习作,向Robert Morris致敬的Sound Studio with Own Making Sound(2013):他和他的小伙伴记录了建造一个工作室的过程,作品就是在这个工作室里播放这个过程。
他虽然在作品中给人留出“造物者”位置,比如根据自己离开的时间设置电路接通的时间,但作品中的时间暂时成功地独立出来,或更确切地说,是机器的时间。177天,96天,这种远超过人类连续观看的生理极限的时间,自然而然地将人排除在外,指向物/机器自身的完备,或闭合,人不在其中。人在96天、177天和沉浸于自己的建造过程中的房子之外。
艺术(以及机器)像主体一样被制造,然后自己成立,这是现当代艺术的一个主题。李荣宰似乎有过通过“重置”时间(仅指经验的时间)来回应这个主题的尝试。回顾他在成都的工作,我们很容易注意到其与之前的工作的连续性。
首先,他再次概念化地引入“时间”:机械的时间,如24小时;重置的时间,如来自11小时和24小时连续拍摄的照片,按照人眼对“连续性”的感知规律(每秒24帧),拼成几十分钟视频。另一方面,在驻留邀请方的建议下,他也重新尝试引入“人”,这一次,机器与人的关系更物质化。比如适应人眼的24帧,时间长度也不再超越生理极限,视频分别时11分47秒,33分04秒,行走最长则是24小时。
很多观众看视频感到眩晕,李认为,视频观看者失去平衡、感到眩晕,是因为大脑完全无法预期接下来的画面,因为这是别人的记忆,我们就像在别人的记忆里飞驶,大多数人都会晕车。
其实艺术家自己在看到眼镜在他的一天中拍下的照片时,也会眩晕,他无法断定这是否是他经历过的画面,很多时候,就像置身于别人的记忆中。“我怎么记忆我看见的东西,当我看着一些事物时,错过的是什么?”他问到。
所以我们的记忆有多少是别人的记忆?我们以为是别人的记忆有多少其实是我们自己的?
如此,以记忆为媒介,人开始比较正式地成为李荣宰的工作对象,有了自己的位置/功能——记忆系统的容器/硬件——就像他自己在Unseen I & II(2018)中执行的角色一样。也与艺术家过去的工作经验有了联系——做芯片,作为一个工程师的时候,李荣宰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微观(芯片)世界和宏观世界之间搭建转换的路径,力求完备但是不可能。“很多无法被观测的物理或化学变化发生了。”
其实,语言或媒介之间转换(导致的信息变化)也是其工作的一个主题,比较典型的有Meteor Project I(2014)。艺术家捕捉了一段疑似流星进入大气层的光谱,换算成波形和数据,输入3D打印机,得到了一定的形状,实现了一次“捕捉流星”。
李荣宰,Meteor project I,2014,装置,PLA 3D 打印,25cmx25cmx15cm,感谢艺术家提供图片
而被看见的流星,和眨眼时错过的个人经历,实质上都不可能被人类捕捉,它们抵达人的世界时已经是通过转化之后了:瞬间消失在天际的流星,通过集体的想象,变成无数奇形怪状的传说和炼金技术;李荣宰在Unseen中试着感知的则大概是,眨眼时消失的视觉碎片,通过个体的记忆机制填补,变成了什么。
“我感兴趣的是,在理解力无法抵达之处,我们如何轻易地用故事、图片和比喻填补空缺。”
如此,他的兴趣更多在转化的过程而不是其生成物:在流星计划中,他用视觉艺术家的工具和语言模仿流星传说的构成过程;在成都的of Crossed Paths(2018)中,李荣宰也是用视觉艺术家的工具和语言,模仿此时此地的文化外观的构成和纹理。
“这些碎片彼此纠缠并形成一个线性的全景,它们引入一个平行空间,这个空间中,科技是捕捉时代之构成的中介。”
李荣宰,of Crossed Paths,2018,展览现场,麓湖·A4美术馆
of Crossed Paths 的基础就是艺术家在成都的直观感受,“Chaos”,他说,“我不是指Mess”——是不同叙述逻辑的历史(“当马可·波罗经过时,他看到了什么?”)、不同时间区间的山川和建筑(“它的起点是一个小沙丘,之后是草地、湖泊、摩天大楼、很多公寓、路边摊、小商店、餐馆、高速路、商场、广场、工棚、荒地,最后以高速路结束”)、不同的文化(“东/西方文化的,城市的/城郊的,现代的/前现代的,多数/少数群体的”)、不同的人(“工作的和休闲的之间、年轻一代和老一辈人之间,有孩子的家庭和单身狗之间”),构成的混杂而和谐的纹理。艺术家尝试在视觉语言的基础上模拟这种纹理-结构,在这个系列的工作中制造尽可能多的路径的交叉。
比如人与机器的位置交换:艺术家自己扮演硬件,在 Unseen I & II 中,每眨眼一次就拍摄一张照片的眼镜和生成视频的软件就换到工程师/艺术家的位置上来,去完成微观/断裂的时间和宏观/连续的时间之间的转换。比如不同功能的物相互借鉴形态:原本是屋顶的结构被作为立交桥桥柱建造出来。比如时间的交织,转而通过空间-光来呈现:因为玻璃的透明和折射,在一个平面上映现了不同空间的像。并有图像的流通:类似哥特教堂尖顶的公寓尖顶上栖着一只东方屋檐上的小鸟;或历史的压缩:不同年代的监视器和变压器同时架设在一根电杆上。
of Crossed Paths,2018,展览现场,麓湖·A4美术馆
以及最显著的与他人的互动:Unseen II 的行走路径完全依赖随机的当地人的提示,展览中还有一个小游戏:李将11+24小时的连续拍摄(共80多万张照片)按时间排序后等距抽取了9000张照片,用半透明的硫酸纸打印出来,堆在展场里,观众可以在这9000张(来自艺术家的不存在的记忆)照片中寻找靠自己的记忆能够识别的成都场景,贴在一个(扁扁的)成都地图上。
作为礼物送给参与活动的观众的明信片,则是李荣宰从视频中选了30个画面,自己编程做出了glitch效果——“运行出错时产生的美感”,可能是艺术家对信号转化时(机器/工具)与记忆机制中(人)的缺失和填补问题的一个不严肃的回应。
2018A4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
自2013年4月项目正式启动,A4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坚持每年持续推动更多国家与地区间的艺术家、策展人、设计师等的交流与互访,鼓励具有独立创想和艺术研究建树的个人或艺术小组深入社区与城市参与项目,通过国际驻留期间的在地创作、交流和展示,进一步推进自身和所属区域的文化互动与学术交流。根植于本地社区与城市,麓湖•A4美术馆不仅提供高效与专业的学术支持,还将带来驻留同期丰富的活动体验与对话,为参与者带来广阔、多元、深度的创作空间与可能性。
目前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主要分为四个不同部分,分别是邀请制驻留,城市间双向交换驻留,国际国内公开招募申请以及公共艺术项目专项驻留。
支持机构
Supported by
关于麓湖·A4美术馆
麓湖·A4美术馆(原A4当代艺术中心)是由成都万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于2008年3月创办的一间专业艺术空间,2016年迁至成都天府新区麓湖生态城艺展中心,7月正式注册成为民办非盈利美术馆。美术馆建筑由美国建筑师安托内·普雷多克(Antoine Predock)设计,美术馆内部由DesignARC设计,教育中心及图书馆等综合空间由国内新锐设计师李道德设计,由创始馆长孙莉担任馆长至今。美术馆聚焦国际国内前沿艺术的发展,致力于推动新媒介艺术在中国的学术研究与现场实验,扩展国际间文化艺术交流,关注西南地区的艺术生态活化及推动艺术家的实验创作,透过丰富多元的公共教育与文化活动强化与社区、城市的互动与合作。
麓湖·A4美术馆持续每年举办高品质的当代艺术展览,包括“国际当代艺术主题展”、“艺术家个案研究”、“国际驻留艺术家项目”、“青年艺术家实验季”等项目,同时关注儿童艺术教育,每年举办年度项目iSTART儿童艺术节。在专注于学术研究的同时,不间断地引入并研发各种讲座论坛、实验演出、艺术家工作坊、影像放映活动等系列公共教育项目。场馆专设三层独立展厅,公共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多功能展演厅、儿童教育中心、驻留工作室、艺术品商店、艺术咖啡等空间,为公众提供更多元化的艺术服务。美术馆希望通过与国内国际的深度艺术合作,系统性的学术及教育建设,搭建中国重要的当代艺术平台。